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资讯 > 正文

事关新模式落地房企债务,住建部部长记者会释放重磅信号

“对于严重资不抵债、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,要按照法治化、市场化原则,该破产破产、该重组重组。”3月9日下午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这样表示。

此次倪虹答记者问的内容涉及城市更新、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优化房地产政策等,并从理念、机制、落实上阐述了新时期如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倪虹还强调:“谁能抓住机遇、转型发展,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、提供好服务,谁就能有市场,谁就能有发展,谁就能有未来。”

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将这样落地

今后,住建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构建新模式?对于这样的提问,倪虹从理念、机制、落实上,阐述了新时期如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其在强化系统性顶层设计和部署的更强调如何落地和见效。

在理念上,倪虹表示,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完善“市场 保障”的住房供应体系,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、市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,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。

在机制上,倪虹提出两点,一是建立“人、房、地、钱”要素联动的新机制,也就是说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,以人定房、以房定地、以房定钱。二是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。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。在供给方面,要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、融资、销售等基础性制度,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。在使用方面,要加快建立房屋体检、房屋养老金、房屋保险等专项制度。

在落实上,倪虹强调两个重点,一是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,推进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。二是下力气建设好房子。住房发展,归根到底,还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。什么是好房子?倪虹表示:“不同面积、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。我们将引导建筑师精心设计好户型,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、好材料、好设备,我们也希望能够多行业跨界协同,合力建造绿色、低碳、智能、安全的好房子,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、用得安全方便。”

“希望现在的房地产企业看到,今后拼的是高质量,拼的是新科技,拼的是好服务。谁能抓住机遇、转型发展,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、提供好服务,谁就能有市场,谁就能有发展,谁就能有未来。”倪虹如此称。

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,预计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仍将加快推进。而且,预计未来土地管理制度、住房交易制度、住房保障制度、住房金融制度、住房税收制度等多个方面将迎来与新阶段、新模式相适应的制度完善与改革。“三大工程”仍是重点工作,2024年重在抓开工建设,推动各项工作实质见效。随着资金不断落位,“三大工程”建设将加速推进,也将在稳投资、稳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,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关键是打造“市场 保障”的住房供应体系。首先就是推进供给侧改革,以大规模建设供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抓手,为先手棋,满足城市工薪阶层、人才群体的产权性住房需求;其次是探索打造好房子;还要完善商品房基础性制度,包括供地制度、开发制度、销售制度、交付和保养制度等。

2024年将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
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”。对于“稳步”,倪虹认为,就是把握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基调,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。在行动上,倪虹指出,抓体检,找准问题以及抓重点,解决问题。

关于体检,倪虹表示,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。其中体检找出来的问题,就是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,也是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的着眼点。

据悉,2018年以来,住建部已开始指导样本城市、试点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。去年11月,住建部出台了《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提到城市体检对象包括住房、小区(社区)、街区、城区(城市),并从微观到宏观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。

另外,在解决问题方面,倪虹首先强调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、停车等难题,加强无障碍、适老化设施建设,并提出2024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,建设一批完整社区。

在2023年,为了从“小切口”改善“大民生”。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.6万个,完成投资2.6万亿元。其中,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.3万个,惠及2200多万居民;加装电梯3.6万部,增设停车位85万个、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2.1万个;改造城市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;建设“口袋公园”4100多个、绿道5300多公里,拓展草坪开放空间1.1万公顷。

在陈文静看来,城市更新仍是未来扩内需、促投资、惠民生的重要举措,在此背景下,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战略也可与城市的转型深度结合,在存量领域加快探索新的发展模式。

“近期,各地在推进城市更新,比如老旧小区改造、城中村改造、完整社区建设、城市生态修复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中已经落实了城市体检的要求,并根据体检报告、信息台账、群众诉求等,对房屋启动了维护和保养,这是对存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。而且,通过加强物业管理、房屋维修基金管理和使用以及探索实施房屋养老保险等,建立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的资金来源渠道,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长效机制。”李宇嘉如是说。

稳市场、防风险、促转型

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已成为困扰行业的问题。

“我们不光要看短期,更要看中长期。我国房地产市场转型调整,稳定市场任务依然艰巨。但是,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,从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的更新改造需求看,房地产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。”倪虹说,将聚焦抓好稳市场、防风险、促转型三件事。

在稳市场方面,倪虹强调,赋予城市调控自主权,城市政府就要编制好、实施好住房发展规划,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,稳定房地产市场。

而从今后具体的调控政策趋势来看,陈文静预计,2024年,更多城市将结合自身情况及时优化调整相关政策,一线城市或继续优化限购政策,二线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制性政策,核心城市降低首付比例、降低房贷利率等政策依然具备空间。改善性住房需求具备较大释放潜力,多样化改善性需求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望继续加大。

当前,房地产的难点是资金。在防风险上,倪虹提出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。好的企业有困难项目,困难企业也有好的项目。为此,住建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地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按照“一项目一方案”提出“白名单”。

目前,全国31个省份312个城市已经建立了这个机制,上报“白名单”项目约6000个,其中,82.8%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。截至2月底,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。

据悉,过去一段时间,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频繁召开多次协调机制调度会,推动各地积极落实房地产项目融资。随着“白名单”项目不断扩围,项目资金逐渐落位,项目建设或将加速,房企和购房者的市场预期有望进一步修复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倪虹表示:“对于严重资不抵债、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,要按照法治化、市场化原则,该破产破产、该重组重组;对于损害群众利益行为,依法坚决予以查处,让他们付出应有代价。”

“明确破产和重组的表述虽然不是最新的,但是从两会‘化解风险’的思路来看,此类工作今年会全面开启。”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说。

而在促转型上,倪虹提出,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房建设,一手抓租赁型保障房供给,事关新模式落地房企债务,住建部部长记者会释放重磅信号以“一张床、一间房、一套房”等多样化、多元化方式,着力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、农民工等住房问题。

李宇嘉认为,倪虹部长不回避问题,迎难而上,短期举措和中长期举措结合,抓机制建设与抓落地实施相结合,给市场传达出管理部门稳定房地产清晰而明确的路径,为稳市场、稳预期、促转型、促发展打好了样板。

新京报记者袁秀丽

推荐文章

最新文章